“十三五”時期我國森林旅游年均游客量15億人次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
作者:LGD
|
發布時間: 2020-10-16
|
4025 次瀏覽
|
分享到:
2019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8億人次,占國內年旅游人數的近30%,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森林旅游已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之一。
中國綠色時報10月16日報道(記者 孫鵬 馬雨晶) “十三五”以來,我國森林旅游業保持快速發展。2016-2019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60億人次,平均年游客量15億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5%。其中,2019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8億人次,占國內年旅游人數的近30%,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森林旅游已成為我國林草業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極具增長潛力的綠色產業之一。
10月15日國家林草局召開的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840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游客量的19.2%;第二季度游客量1.26億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8.2%;第三季度游客量2.14億人次,達到去年同期的44.7%。國慶節假期,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5000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的50%。按照目前趨勢,全國森林旅游有望在下半年繼續保持復蘇勢頭。
森林旅游是林草部門對依托森林等自然資源開展的各類旅游活動的總稱。多年來,我國森林旅游業已發展成為集觀光旅游、森林體驗、森林養生、自然教育、山地運動、冰雪旅游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在促進林草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推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60%的貧困人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59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分布在山區林區沙區,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總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森林旅游業發展資源稟賦良好。根據國家林草局2019年的調查測算,2018年通過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46.5萬戶147.5萬人,受益人數占貧困人口總數的9%,年戶均增收達到5500元,森林旅游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增收途徑主要是4個方面:一是通過就業實現增收,占受益貧困人口的18%,年戶均增收6162元;二是通過開展個體經營實現增收,占受益貧困人口的12%,年戶均增收4547元;三是通過發展種植養殖實現增收,占受益貧困人口的65%,年戶均增收2394元;四是通過租賃、入股經營等實現增收,占受益貧困人口的3%,年戶均增收4072元。